
巴斯夫涂料(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启维拿到了全国首张“九证合一”营业执照。

15日上午,江门市行政服务中心,巴斯夫涂料(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启维拿到了全国首张“九证合一”营业执照。
继去年9月在全省地级市率先实行“五证合一”以来,江门再次刷新了简政放权速度,成为全国首个实施“九证合一”的地级市。
江门市委书记林应武表示,实施“九证合一”是江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领域的重大创新举措,接下来还要着力推进“两无两藏”(无收费、无门槛,藏富于民、藏富于企),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发展环境。
江门市市长邓伟根也表示,从“五证合一”到“九证合一”,证越减越少,给企业、群众的实惠越来越多,好办事、少跑腿、不添堵,倒逼政府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
“五证合一”显效 改革刺激市场主体数量井喷
2015年9月,江门市高汇实业投资中心经理卢友芳在江门市行政服务中心拿到了该公司的营业执照。这是江门发出的首张“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新版营业执照。由此,江门成为全省首个实行“五证合一”改革的地级市。
江门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五证合一”改革的最大亮点,是在省统一部署推动“三证合一”改革的“规定动作”外,大胆创新,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推出的“自选动作”,将原属于社保、公安部门负责办理的社保登记证、刻章许可证归纳到此次改革范畴内,整合为“一张营业执照和一个社会信用代码”。
“改革后,企业办照确实更加方便了。办理工商执照、组织代码、税务登记、社保登记、刻章许可等手续,不再需要到工商、质监、税务、社保、公安五个部门逐一办理,只需到工商部门办证窗口填写'一份表格',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资料',即可拿到集合上述5个证件功能的新版营业执照”。
为确保“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能在江门顺利实施,该市出台了《江门市全面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再造审批流程,成功打通商事主体信息管理和公示平台与税务、质监等部门数据端口对接,并开发应用了“五证合一网上刻章自助系统”,对原有部门管理模式进行了颠覆式再造,促进管理资源高效整合和共享优化,消除监管盲区,简化登记程序。同时,江门还多次组织工商、质监、税务、社保、公安等部门召开工作协调会,就协同推进改革进行深入交流。
作为江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五证合一”在降低该市投资创业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效果明显。数据显示,自2015年9月1日江门市在全省地级市率先实行“五证合一”改革以来,全市共新发展市场主体37586户,新增注册资本247.4亿元;市场主体总数达26.52万户,比改革前增长7.76%。目前,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达79万多人,比改革前增长逾8%。
“九证合一”深化 “三大便利”让投资者省时省力
“对于企业而言,时间就是金钱。这项改革让我们办证从'跨110米栏'变为'百米冲刺',真正打通了创业创新的'路障'。”谈及江门在全国率先实行“九证合一”改革时,同样于15日拿到新版营业执照的广东侍卫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健辉竖起了大拇指。
“九证合一”与“五证合一”相对比,有了哪些明显进步?
江门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实施“九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主要是指将工商、质监、税务、社保、公安、海关、检验检疫、商务等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保登记证》《刻章许可证》《海关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企业备案表》《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和统计部门的信息申报,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海关、商务、检验检疫等部门编号或标识的新版营业执照。为推进“九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江门出台了《江门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全市13个部门联动,通过“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同步审核、信息互认、多证合一”的模式,给企业、市民带来更多便利。
上述负责人介绍,过去企业办理“九证”,需要跑九个部门窗口,依次办理。“改革后,企业只须到'多证合一'综合服务窗口办理即可,简化了办事环节,降低了办事成本”。此外,实施“九证合一”改革后,申请人仅需提交一次申请表格材料,通过网上数据推送,各部门对审查结果互认,解决商事主体准入环节提交多套申请材料、重复填报申请文书内容、重复提交登记材料的问题。“原来办完九个证约需一个半月,改革后,3个工作日内就可以拿到'九证合一'新版营业执照,真正让投资者省心省事省力省钱”。
宽进更加严管 建立全市统一“双随机”监管平台
拿证更容易,监管不放松。
鼠标轻轻一点,就能实现监管执法人员与抽检市场主体的随机配对。1日,江门市“双随机”抽查系统正式上线使用。今后,江门市、县(区)两级政府职能部门对市场主体进行后续监管时,将借助该系统以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方式进行抽查,实现阳光行政。
笔者获悉,这是全省首个市、县(区)两级政府通用的“双随机”抽查系统,也是该市落实国务院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一大创新举措。
今年3月,全省工商系统正式对各类市场主体全面实行“双随机”抽查机制。在此基础上,江门运用电子化手段,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将“双随机”机制由工商系统拓展至市、县(区)两级政府职能部门,由此建立起全市统一的抽查监管信息平台,形成监管合力,“通过该系统,全市监管部门将实现随机抽查方式的多样化,同时,联合抽查能使同一市场主体的多个检查事项一次性完成,提高执法效率,避免执法扰民”。
江门市“双随机”抽查系统编制了“一单两库”,即检查事项清单、检查人员名录库、市场主体名录库,具体包括了市级抽查任务管理、县(区)抽查任务管理、抽查事项清单库、市场主体信息库、检查执法人员库、抽查结果公示六个功能模块。
“有了这个系统,执法部门就可以在系统中预先设定检查范围、检查事项、抽查比例,据此随机产生抽查对象、抽查人员,开展检查。”江门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双随机”抽查系统的上线,将使抽查事项有据可依。其中,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包括抽查依据、抽查主体、抽查内容、抽查方式等内容,分别由各后续监管职能部门对本部门现有行政执法职权进行梳理并制定,“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一律不得列入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法律法规规章没有规定的,一律不得擅自开展检查”。
值得注意的是,该系统的抽查数据均为系统自动匹配而成,数据一旦抽中后将无法进行人工修改或删除。该负责人表示,检查对象与执法人员随机配对,将有效杜绝“人情执法”的可能性,同时也通过制度化限制了监管部门的自由裁量权,把“权力关进笼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