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蒙太奇艺术涂料发文对外称,交个朋友直播间联合打造的第二场直播成交订单金额130.5万元,订单265单,直播曝光人数68.8万人,痒宝3.0小羊皮单品斩获86.6万,狂销160单。

这已经是本月的第二次刷屏了。
而此前10月8日,蒙太奇艺术涂料就已对外称,“双节同庆 总裁价到”全国大型促销活动全国签单量突破4232单,收取定金2750万元,预估总销售额突破6520万元。
说实话,这很让人羡慕的!但事后想想,这个亮眼数据背后藏着多少水分?这份“成绩单”能否经受推敲?
来时路
蒙太奇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呢?
蒙太奇(MONTAGE),源自英国的艺术涂装品牌之一。
2009年初,蒙太奇(MONTAGE)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在北京丰台科技园区设立企业总部。由欧亚绿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唯一代理机构。
同期(另有资料说2010年),公司引进英国SEEMONTAGE原厂技术,在中国实现自主生产,并成立技术研发、生产基地、品牌运营三大事业部。
2019年将工厂南迁至广东顺德高新区,投资建设液态、膏状、干粉全线生产设备,年产能提升至20万吨。
2022年在顺德建立营销服务总部,整合英、美、意等国进口原材料与自主研发产品。打造“原装进口+原厂原罐”双产品体系,并适时推出蒙太奇艺术涂装定制化服务。
目前全国品牌专卖店达500余家,服务客户包括保利、华为、正弘、恒⼤、融创、万科等多家上市或规模公司。

蒙太奇官网企业介绍页面截图
这是蒙太奇的官网介绍,挺吸引人的,但我前段时间从朋友哪里又听到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版本。
2005年,还在北京某国有涂料企业上班的赵广全(现蒙太奇实际控制人及欧亚绿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刚刚开始接触艺术涂料进口业务,他觉得这个赛道很有市场潜力。
四年后,也就是2009年,他于2月13日在英国注册了一家名为“SeeMontage Limited”的公司,并于同年3月19日在北京注册了一家名为欧亚绿邦的公司。
2010年(也有人说是2009年)蒙太奇从英国SEEMONTAGE公司买了3款基础涂料配方,并对外号称引进英国SEEMONTAGE原厂技术。
简单来说,2009年,国内一老板在英国注册了一家叫“SeeMontage”的空壳公司,然后该老板以国内自己注册的另一家公司(欧亚绿邦)的名义从国外公司(SeeMontage)买涂料配方,这就是技术源自英国的真实版本。
那现在“SeeMontage Limited”这家公司还在吗?英国Companies House官网显示,目前这家公司处于休眠状态,但也是同年,一家相同名称的公司成立,法人代表是CHEN, Juhua。

一家名为SEEMONTAGE的英国公司,注册信息显示老板是个中国人
关于蒙太奇,哪个版本是真的?我不做判断,但在过去一段时间的中国艺术涂料行业,可以说当时90%的进口艺术涂料品牌都是这么玩的。
数字迷
回到一开始的话题上,在这里先聊下他那场“交个朋友直播间”的130.5万元成交额。
在这里,我们得首先明确一个主体:就是蒙太奇艺术涂料上的那个交个朋友直播间,并非罗永浩的那个交个朋友直播间,他上的那个的全名叫交个朋友生活真惠选直播间。

这个朋友可不好交(图片源自网络)
虽然两者同属 “交个朋友”体系,但他们不是一回事。他们之间差在哪呢?
看数据吧!
截至2025年7月,交个朋友直播间抖音主账号粉丝约2481万,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总人口;交个朋友生活真惠选直播间,抖音粉丝仅62.0万,还不到主账号的零头。
交个朋友直播间单天最高卖过3.3亿元,2025年3月8日,相当于很多小公司一年的营收;交个朋友生活真惠选直播间,双11全平台一次就能卖17亿,五周年庆典单场也卖了9亿。交个朋友生活真惠选直播间,2025年618大促,整个 “真惠选系列”(包括它和其他类似垂类号)总共才卖了2.2亿,量级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所以你知道,为啥都已经上了交个朋友直播间了,但跟罗永浩的合影都没有一张,因为他根本就没去他实际想去的那个直播间。
不是不想去吗?不是的,是去那个成本太高了!
咱们不管去哪个直播间的事,能卖货就行,这肯定是我们最真实的想法,不管黑猫白猫,能帮我们赚到钱的就是好猫。
巴莫有个朋友,前段时间兴致冲冲地也说要去找罗永浩主播带货,但一问才知道里面的水太深了。
首先,坑位费、佣金、投流费是三座大山,罗永浩这种头部一场要20万起,底部主播看似便宜,5万或者更低的都能上去交个朋友,实在不行给高点的返佣免费也能上。
关键的来了,平台会说,你到我这里直播,虽然我收了你的坑位费跟佣金,但为了更好的效果,投流费是不是得整一下啊?品牌和直播间各承担一半吧!但实际上朋友猜测品牌方都得被逼着全掏了。
到这里,朋友本来想着,实在不行,咬咬牙当花钱买曝光率也行啊。
但更恶心的来了,直播间要求他必须配合刷单,如直播间卖1000单,品牌自己得买300单,或者还有更狠的GMV对赌协议,承诺卖500万,只卖300万?品牌需补200万差价给直播间(美其名曰“未达标补偿”)。
更更更恶心的来了,朋友说平台不担保退货率,他们最高的退货率是40%,不管如何佣金和坑位费坚决不能退。
所以,懂了吧?
一场130.5万元的成交订单金额,里面水分大着呢!按40%退货率算,实际有效订单可能只剩78.3万,再扣除刷单的30%,真实成交额可能只有39.15万。就这还没算上坑位费和20%以上的佣金成本以及投流的费用呢,所以,这笔账算下来,品牌方可能怕是得亏啊。
再说说总销售额预估突破6520万元,说实话,这个数据挺让人激动的,但这个数据经得起推敲吗?能拿到手里?
在这里我就不多揣测了,但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定金2750万元总销售额突破6520万元这个比例就很不合理。

从蒙太奇推文上图片显示,定金/单值比例一般都在三成左右,但按30%算,2750万定金应该能撬动9166万销售额,现在反而只有6520万,中间差了2646万,相当于把定金比例拔高到了42%。这就好比你买100万的房子,开发商让你先交42万定金,明显不合常理。
但这个东西谁也说不准,谁也不好说,我其实是希望这个数据是真实的,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在行情不好,如果蒙太奇真的这么猛?那就说明,其实不是环境的问题,而是个体的问题!
个人的问题就自己想辙吧,你可以把自己叫“最帅涂料老公”。
网红命
前段时间,巴莫跟朋友吃饭聊到蒙太奇,也聊了下蒙太奇。
我觉得朋友有句话说得挺有意思的,他说,行情这么差,我这两年就不折腾了,看看情况再说,不是越折腾就会越好的,有的人越折腾反而越难受,蒙太奇老板娘够折腾吧,当心红颜易老,以后不美了。

蒙太奇官方视频号视频截图
这就是涉及到一个终极拷问了!老板到底要不要当网红?
9月,罗永浩跟360周鸿祎在抖音上有一期对话,周鸿祎对这个话题做了一番解析,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他说,企业生存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卖货!只有货卖出去之后你才能运转整个体系。央视上打广告、报纸上打广告,核心本质就是为了让企业与用户建立购买的信用感。
但现在在时代变了,“用户不信广告,但信活生生的人”。所以他要用网红身份解决“企业信任赤字”,用个人IP为企业背书,把老板变成“可触摸的信任符号”。
他还提到什么当初去玩短视频,他说,现在8亿人刷短视频,你不做网红,相当于企业没有官网、没有电话。
他举了一个案例,说他2023年做AI科普时,外界骂“不务正业”,但他坚持“现在不铺路,产品出来就没路可走”。结果2024年“纳米AI”上线时,粉丝自动形成“自来水”,首日下载量是竞品的10倍。
回到蒙太奇天天说他们老板娘是“涂料行业最美老板娘”这事,我跟我那个朋友是持相反观点的,既然红颜易老,那么趁未老时,让大家养养眼,何乐而不为呢?
简单总结一下,老板做网红,不是让你去当明星,是给公司搭一座信任的桥。现在的人买东西,广告说破天都不信,就信活生生的人。老板必须得承担起这个角色,其他人是代替不了的。
你想想,你会买一个连老板是谁都不知道的公司的产品吗?肯定怕被骗、怕跑路吧?老板站出来天天露脸,就像开饭馆的老板天天在门口迎客,你会觉得“这人跑不了,有问题能找到他”,心里就踏实了。
所以,周鸿祎说得对,传统营销早就失灵了。你花100万请明星代言,用户转头就忘;但你自己出镜讲产品怎么造的、哪里好、出了问题怎么解决,讲多了用户就记住你了。
就像你小区门口那个修鞋的大爷,你为啥找他?不是他技术天下第一,是你天天见他,信他不会坑你。老板做网红,就是当那个“小区里靠谱的修鞋大爷”。
也别觉得做网红就得装疯卖傻。最高级的网红是“不把自己当网红”,就做你自己。你是技术出身,就天天讲技术;你懂售后,就拍视频教大家怎么解决问题。
周鸿祎讲AI,不说自己多牛,就说“这个技术能帮你识别装修甲醛”,实在又有用。用户要的不是完美人设,是真实——你敢说自家产品哪里不好,反而更让人信。
现在8亿人刷短视频,你不做,对手就做了。
等客户都成了别人家老板的粉丝,你再想追就晚了。老板做网红不是赶时髦,是给公司攒“信任本钱”。这本钱攒够了,客户买你的东西不犹豫,员工跟着你有底气,公司才能走得远。记住,用户信你这个人,才会信你的产品——就这么简单。
所以,从未来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每个老板都要当网红,这跟你以前花钱在央视打广告的逻辑是一样的,我不认同行业不好就不折腾,我反而认为,当大家都是一滩死水的时候,就越应该折腾。
指不定哪天,涂料是副业,网红变主业了呢?未来的事,谁能说死呢!故,吕芳方女士,不管别人怎么说,都请继续美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