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花涂料2024年营业额14.61亿港元,工业涂料成发展新引擎

3月21日,紫荆花新材料集团所属母公司叶氏化工集团有限公司(00408.HK,以下简称“叶氏化工”或集团)披露2024年度经营业绩报告:


面对高挑战性的经济环境,集团积极推动核心业务油墨及工业涂料的发展,应对低迷房地产市场对建筑涂料业务的影响,集团营业额及销量同比分别仅轻微下跌1.7%及9.6%至31.62亿港元(约合4.06亿美元)及26.4万吨。此外,归属母公司净利润9688.20万港元(约合1242.08万美元),同比增长11.84%;基本每股收益为0.17港元。


1.png
业绩“超预期”

叶氏化工集团主席叶志成在年报中表示,回顾过去的一年,经营大环境比他本人在去年的展望更为严峻和具挑战性。在这种背景下,叶氏化工取得的成绩较预期要好。

叶氏化工指出,2024全年,油墨及润滑油业务的毛利率均较去年改善,惟涂料业务受累建筑涂料市场困境以致毛利率下跌。油墨业务全年营业额同比增长13%至13.6亿港元;润滑油营业额虽然下滑6%至3.2亿港元,但得益于特种工业油品类的拓展,毛利率提升1.5个百分点至23.3%。

另外,溶剂联营公司录得强劲的营业额增长,为集团带来不俗回报——集团持股24%的谦信化工全年销量增长13%至154万吨,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占比达34%,为叶氏化工贡献9600万港元收益。

受惠于积极的销售策略,加上严控成本见效,股东应占纯利较去年增加11.8%达9690万港元。集团借贷比率相比2023年的14.0%继续维持在16.7%的较低水平, 令未来投资新增长项目更具灵活性和空间。董事会建议派发期末股息每股11港仙。

涂料业务“分化”前行

涂料是叶氏化工当前最大的业务版块,其中又包括建筑涂料和工业涂料两大板块。

受低迷房地产市场拖累,集团涂料业务(该业务由紫荆花新材料集团运营)销量减少16%至184000吨,营业额下跌8%至14.61亿港元(约合13.63亿元或1.88亿美元)。

2.png


建筑涂料业务业绩的下滑,反映出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据了解,当下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减少10.6%,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也分别下降23%和27.7%,直接影响了建筑涂料的市场需求。在需求缩减和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这几年集团旗下品牌“紫荆花”和“骆驼”努力在扩大商店和经销商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销售额的下降幅度。

3.png


但在另一方面,叶氏化工对未来建筑涂料市场的预期不敢乐观,因此需要在涂料业务版块进行调整——“2025年,在建筑涂料方面,我们将重新审视此市场,在产品和品牌方面都利用更接地气的方法推动业务。”

相反的是,叶氏化工在工业涂料和树脂业务的销售增长势头十分强劲。此前紫荆花新材料集团总裁陈传生在接受《涂料经》专访时曾提到,紫荆花工业防腐业务在集装箱、石化上游开采、电力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深耕多年,其中2024年防腐涂料销售业绩较2023年同期增长40%以上,主要得益于集装箱、石化等行业的持续深耕发力以及水性防腐漆产品的持续升级完善。

4.png

紫荆花新材料集团总裁陈传生接受《涂料经》采访


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表现,紫荆花在中国高端玩具涂料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家具涂料连续多年位居行业前十,大昌树脂稳居工业涂料树脂领域头部企业地位。

变革之年

叶氏化工将2025年形容为“具有新视野的变革之年”。其在年度报告中指出,在这一年里,将制定新的愿景和战略,转型为“精美化工企业发展平台”,以绿色技术、服务和细分市场品牌创新驱动卓越的商业模式。

5.png


尽管当下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使得建筑涂料业务受到较大影响,但集团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保持信心,并表示已准备就绪,发掘策略性投资以及收购机会,将加快扩张步伐。

在涂料业务领域,出海已成为新的扩展市场空间的选项。作为一家港资企业,紫荆花在品牌出海方面具有先天优势。陈传生提到:“集团将品牌出海提升到战略层面,结合紫荆花玩具涂料、家具涂料、树脂等业务积累的出口经验,将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作为出海业务的重点市场进行布局,借助自营公司、经销代理、生产代工等多种合作方式,通过工程、贸易、零售等多元化商业模式开拓当地市场。”

6.png


此外,展望2025年,集团将重点推动工业涂料及树脂的发展,以应对建筑涂料市场的挑战,寻求为未来的业务增长注入新的动力。据陈传生介绍,“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的同时进军新能源、风电、海工、管道特涂等领域。推动核心业务的有机增长及巩固盈利能力,在各个业务范畴增添新元素,创造协同效益。”

此外,随着溶剂联营公司的湖北新厂房在2025年下半年投入营运,集团在该公司的少数股东权益将继续带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