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经讯 2015年,质检总局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和改善民生等重大战略部署,以及节能减排、重点产品质量提升、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等工作要求,坚持依法行政,紧紧围绕“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工作方针,认真组织开展了日用及纺织品、电子电器、轻工产品、农业生产资料、机械及安防、电工及材料、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食品相关产品等8大类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
全年国家监督抽查产品191种。其中包括:机动车儿童安全座椅、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女式内衣、童车和轮滑鞋等24种日用及纺织品;可移式通用灯具、净水器、电烤箱、储水式电热水器、移动电话和电饭锅等33种电子电器;儿童家具、定配眼镜、纸巾纸、家用燃气用具和家用洗涤剂等22种轻工产品;胶合板、溶剂型木器涂料、冷轧带肋钢筋、建筑防水卷材和坐便器等29种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农药、磷肥、杀虫灯、脱粒机和植物保护机械等14种农业生产资料;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安全帽、安全带、车床和锁具等35种机械及安防产品;稀土氧化物、电动工具、三相异步电动机、器具开关和隔离开关等24种电工及材料产品;餐具洗涤剂、食品用纸包装、容器、工业和商用电热食品加工设备、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10种食品相关产品。按照抽查企业数划分,8大类产品抽查比例见下图。
不同种类抽查企业数比例图
在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类别抽查里,全年抽查了29种5120家企业生产的5226批次产品,抽查合格率为92.2%,比2014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其中,实木地板的抽查合格率为100%;水泥、胶合板、溶剂型木器涂料、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建筑用外墙涂料、建筑防水卷材、陶瓷砖、日用陶瓷、中密度纤维板、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防火门、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冷轧带肋钢筋、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地坪涂装材料、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16种产品抽查合格率均高于90%;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材、铝合金建筑型材、太阳能光伏组件用减反射膜玻璃、采暖散热器、淋浴用花洒、天然石材、坐便器、陶瓷片密封水嘴8种产品的抽查合格率在80%和90%之间;新型墙体材料、建筑用夹层玻璃、簇绒地毯、聚氨酯防水涂料4种产品的抽查合格率不到80%。
近5年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抽查合格率
跟踪抽查结果分析
(一)产品跟踪抽查情况。从跟踪抽查情况看,2015年抽查产品中,近5年抽查3次以上的产品有102种,占全年抽查产品总数的53.4%。其中,机动车制动液、水泥、安全网、车用汽油、房间空气调节器、卫生巾、纸尿裤、床上用品、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膜式燃气表、车用柴油等产品连续3年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2014年和2015年连续跟踪抽查的产品有114种,其中79种产品抽查合格率有所提高,平均提高6.6个百分点。与2014年相比,抽查合格率提高幅度最大的是毛绒布制玩具,提高了36.3个百分点;2015年电磁灶产品新增了电磁兼容检验项目,致使抽查合格率大幅度下降,同比2014年降低了72.3个百分点。
(二)不合格企业跟踪抽查情况。在跟踪抽查的1419家前一次抽查不合格企业中,发现350家企业已不再生产同类产品或已停产停业,占跟踪抽查总数的24.7%;在实际抽样检验的1069家企业中,有886家企业产品跟踪抽查合格,占跟踪抽查总数的62.4%;有183家连续两次抽查不合格,占跟踪抽查总数的12.9%。跟踪抽查结果表明,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针对抽查发现的问题,依法严格后处理,督促生产企业整改复查,发挥了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规范生产与提高产品质量的作用。
2015年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已通过质检总局网站分批向社会公布,质检总局已责成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抽查不合格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依法进行处理。质检总局将不断强化消费品和重要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指导各地继续加强对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的依法处理,督促抽查不合格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