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行业对中国航空涂料市场发展现状的深度认知,国内领先的涂料行业产经媒体《涂料经》旗下涂料经产业研究中心正式发布《2025中国航空涂料行业研究报告》。
自2023年首次发布以来,该报告已连续三年对外发布,凭借权威的数据支持、前沿的趋势判断与专业的内容洞察,逐步成为中国航空涂料领域的重要风向标,为行业从业者提供高价值的市场参考与战略决策依据。
报告显示,2024年,受供应链延误、质量问题、罢工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大型商用飞机市场表现疲弱,交付量、净订单同比均显著下降,空客、波音两巨头销售均未达预期。但得益于中国航空市场的强劲需求,尤其是国产大飞机及无人机领域的爆发,2024年中国航空涂料市场需求保持强劲态势。
根据全球航空市场发展现状以及中国各大主流航空涂料品牌2024年销售业绩,涂料经产业研究中心估算,2024年中国航空涂料市场规模增长5.47%至29.27亿元人民币(涵盖OEM及MRO), 全球航空涂料市场规模为118.55亿元(约16.5亿美元)。
中国航空涂料市场高度集中,CR3达60.68%,CR5达85.33%,呈寡头垄断格局。PPG、阿克苏诺贝尔和宣伟三大外资企业合计占有约60.23%的市场份额,在民用航空涂料领域市占率更高达95.61%,几乎垄断干线客机原厂及高端维修市场。在高端涂料领域,宣伟与PPG合计市占率接近50%,体现外资品牌的技术主导优势。本土企业如昊华、宣驰、华泰等合计约39.79%,主要集中于军用及维修市场。行业准入门槛极高,新进入者短期难以打破现有格局。

底图为工作人员为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第十五届全运会主题彩绘飞机“活力湾区”号进行喷绘,所使用涂料由阿克苏诺贝尔提供。图源:羊城晚报
Part 1
去年航空涂料市场需求持续强劲
按飞机的用途来划分,我国航空飞机可分为民用航空飞机和国家航空飞机。民用航空飞机包括商业飞机(如干线客机、支线客机、货机、客货两用机)和通用飞机(如公务机、农业机、林业机、巡逻救护机、体育运动机、私人飞机等)。 军用航空飞机包括战斗机、轰炸机、攻击机、拦截机、运输机、预警机、电子战飞机、教练机等。其中商用航空贡献超65%的市场份额,成为主导需求板块。
2024年,受供应链延误、质量问题、罢工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大型商用飞机市场表现疲弱,交付量、净订单同比均显著下降,空客、波音两巨头销售均未达预期。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大型商用飞机交付1126架(含12架C919,其余为空客A系列和波音B系列),比2023年的1266架(含3架C919)下降了11.1%;空客交付766架,占总交付量的68%,与2023年的58%相比,对波音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已达后者两倍多;波音交付348架。2024年大型商用飞机净订单共计1403架,其中空客、波音共1203架,比2023年的3408架下降64.7%;空客以68.6%的份额超过波音。截至2024年年底,空客和波音储备订单总计14253架,其中空客8658架(占60.7%)。从细分市场看,空客和波音窄体客机储备订单12029架,其中空客7726架(占64.2%);宽体客机储备订单2224架,其中波音1292架(占58.1%)。我国C919在2024年的净订单为200架,截至2024年年底的储备订单为1216架。

2024年国外大型商用飞机交付和订单数量(单位:架)
作为全球最大单一航空市场,2024年度,中国内地航司合计引进237架飞机,包括214架客机和23架全货机,飞机引进数量为2020年以来最高纪录。
在引进机型上,空客A320neo系列高达108架,占比50.47%;波音737MAX恢复交付,但受到质量问题和罢工等因素影响,交付量未及预期,全年数量为52架,占比24.30%,两家合计74.77%;宽体客机需求不足,仅7架,为2010年来第二低记录。全货机23架,继续保持较高引进量。
国产民机表现优异,中国商飞(COMAC)去年共交付47架飞机,创历史新高,包括35架国产单通道干线飞机C909(原名ARJ21)、12架国产支线客机C919(较2023年实现3倍增长)。截至2025年3月,C919累计获得订单超过1500架,其中确认订单超1000架,这标志着C919的商业化进程正全面加速,未来将通过持续技术迭代提升可靠性,逐步缩小与波音、空客的差距。同时,依托“一带一路”拓展国际市场,打破欧美适航证垄断,与C929宽体客机形成产品矩阵,覆盖不同市场需求。 其商业化进程标志着中国从“航空大国”向“航空强国”的跨越。

与民用飞机主要由市场需求、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驱动不同,军用飞机则受国防安全需求、技术自主化突破及政策支持驱动为主。军费是国防科技工业景气度扩张的基础,是军工行业需求的根本来源,其直观反映了国防政策在经济与资源上的配置情况,也直接决定了武器装备建设的进度,更是军工企业业绩的核心驱动因素。
2025年中国国防预算呈现稳健增长态势,官方披露数据为1.81万亿元,同比增长7.2%,这是中国国防费自2023年以来增幅连续三年持平,均为7.2%。在预算分配结构中,装备采购费用占国防预算的30%,金额达5340亿元人民币,其中航空装备作为战略核心产业获得重点倾斜,占比达40%,对应资金规模约2136亿元。
中国军用航空飞机核心总装环节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AVIC)主导,其作为全球排名第二的军用航空制造商,通过旗下专业化子公司形成“研发-制造-测试”一体化产业链集群。其中,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成飞)、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沈飞)及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西飞)构成三大核心主体,分别依托五代机技术垄断、舰载机差异化定位及大飞机战略布局建立竞争优势,形成“产品线-产能-技术壁垒”三维矩阵格局。
成飞主导机型包括全球第二款量产五代机歼-20(2024年产量超120架,歼-20S为全球唯一现役双座隐形战斗机)、累计交付超600架的歼-10系列(歼-10C已停产)及外贸型枭龙FC-1。在前沿技术领域,成飞团队已实现第六代战斗机歼-36的三发动力布局突破,并于2024年12月26日完成首飞。产能方面,成飞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5%-20%,净利率达8%-10%,合同负债同比增长30%,反映出强劲的订单需求与生产能力。
沈飞是歼-15舰载机、歼-16多用途战机的唯一制造商,以及第五代隐身舰载机歼-35的总装单位。其核心产能包括:歼-35(2025年量产,年产50架)、歼-15/16系列(脉动生产线支撑高效交付)。
西飞聚焦大型运输机与战略轰炸机领域,是运-20(年产30架)、轰-6K/J战略轰炸机的唯一总装单位,并承担轰-20远程轰炸机的研发任务。
未来20年中国军机需求约2900架,市场规模超万亿。据爱乐达招股说明书统计,未来20年,中国包括战斗机和运输机等在内的军用飞机采购需求在约2900架,军用航空器市场规模将达到229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4万亿元。我们认为,新机型需求的放量将进一步提振航空产业景气度,我国航空产业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期。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技术不断进步、应用领域持续拓展及加速渗透、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升级及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等政策红利的共同推动下,工业级无人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不断推动民用无人机产业持续繁荣发展。数据显示,2019-2024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从435.1亿元增长到1108.49亿元,其中我国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由151.80亿元增长至650.68亿元。预计到2029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2489.3元,其中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1710.5亿元左右。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70%以上市场份额,工业级无人机占全球50%的市场份额。
Part 2
中国航空涂料市场规模增长5.47%
航空涂料市场发展跟航空行业发展密切相关,从应用环节来看,市场可分为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市场和维护、修理与大修(MRO)市场 。OEM市场与新飞机交付量直接相关,而MRO市场则服务于存量机队,需求更为稳定。
年报显示,PPG 2024年销售额为158.45亿美元,同比下降2%,不过航空航天涂料业务增长强劲。该公司表示,航空航天涂料的销售额创下季度新高,2024年第四季度有机销售同比以两位数的比例增长。PPG表示,航空航天涂料市场需求仍然强劲,客户订单积压增加到约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亿元),即使有产量的提高和其他生产力的提高。全球国际和国内航空旅行同比有所改善,但加起来仍比大流行前的水平低约3%。未来该公司仍专注于消除瓶颈和进一步扩大制造能力,以进一步推动产量和盈利增长。
根据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PPG航空航天涂料业务销售收入实现了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该公司表示,航空航天涂料业务销售创季度新高,有机销售与2024年第一季度相比以两位数的比例增长,主要是销售价格和销量上升。在2025年第二季度,航空航天涂料市场需求和有机销售的增长预计将继续以与前几个季度相似的速度增长。据涂料经产业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PPG的航空涂料销量位居全球第一,在我国销量同样位居第一。
年报显示,阿克苏诺贝尔(AkzoNobel)2024年全年实现销售额为107.11亿欧元(约合111.394亿美元或人民币816.1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销量增长主要是由高性能涂料业务推动的,船舶、防护涂料和粉末涂料持续增长,尤其是在中国。2024年阿克苏诺贝尔汽车及特种涂料业务(包含航空涂料)销售收入为14.34亿欧元,同比增长1%。阿克苏诺贝尔年报中表示,尽管我们的OEM业务面临市场挑战,但在飞机维护需求增加的推动下,我们的航空涂料业务表现良好。
年报显示,昊华科技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9.66亿元,同比减少3.83%;归母净利润10.54亿元,同比减少10.94%。根据年报,2024年,昊华科技旗下海洋化工研究院特种涂料生产量13,948吨、销售量16,240吨、库存量672吨,分别同比增长15.46%、19.20%、3.54%。特种涂料2024年平均售价43,451.88元/吨,同比增长6.75%。2024年特种涂料实现销售收入为7.057亿元,上年同期为5.546亿元,同比增长27.24%;归母净利润为13,675.00万元,上年同期为8,667.06万元,同比增长57.78%。昊华科技表示,公司在航空涂料领域具备传统优势和领先技术,研制开发了新一代飞机蒙皮涂料,形成行业技术规范标准;自主开发的航空涂料产品在国内民航飞机上得到了应用,成功打破外资品牌的垄断。
根据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昊华科技旗下海化院特种涂料生产量2,347.52吨,上年同期为2926.37吨;销售量2,545.44吨,上年同期为2773.48吨;实现销售收入1.420亿元,上年同期为1.355亿元,同比增长4.8%。特种涂料2025年1季度平均售价55,775.52元/吨,同比增长14.17%,价格同比上升幅度较大主要是因为客户对其中高附加值的型号需求较大。
年报显示,2024年宣伟总营收达231亿美元,同比增长0.2%,净利润增长12.26%至26.82亿美元。其中高性能涂料集团(含航空涂料)全年净销售额为34.88亿美元,同比下滑0.5%,是三大部门中唯一负增长的板块。
年报显示,佳驰科技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568亿元,同比减少2.45%;实现归母净利润5.173亿元,同比减少8.23%。根据年报显示,佳驰科技隐身功能涂层材料行业2024年实现营收5.90亿元,同比减少4.49%;毛利率为75.40%,同比减少1.18个百分点。另根据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隐身功能涂层材料产品收入分别为2.616亿元、4.030亿元、6.17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67%。
佳驰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处于发展平台期,隐身功能涂层、隐身功能结构件等批产产品进入平稳阶段,同时布局了新形态隐身功能结构件、电波暗室总体设计集成及关键吸波材料、隐身维护产品三大新产品方向,新产品处于研制布局阶段,进展顺利,公司营业收入与上年度相当。
年报显示,华秦科技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39亿元,同比增长24.17%;毛利率为51.42%,同比减少6.39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4.139亿元,同比增长23.56%。根据年报显示,2024年,华秦科技特种功能材料产品及技术服务营收10.23亿元,同比增长15.27%;毛利率55.12%,同比减少4.01个百分点。声学超材料、声学仪器及相关服务营收4427.98万元,同比增长143.33%;毛利率21.19 %,同比减少11.05个百分点。航空航天零部件加工服务营收6190.79万元,同比增长461.84%;毛利率12.76%,同比增加19.34个百分点。陶瓷基复合材料及技术服务营收200.88万元。
根据全球航空市场发展现状以及中国各大主流航空涂料品牌2024年销售业绩,涂料经产业研究中心估算,2024年中国航空涂料市场规模达29.27亿元人民币(涵盖OEM原厂装涂及MRO维修维护),同比增长5.47%, 全球航空涂料市场规模为118.55亿元(约16.5亿美元),中国市场占全球总量的比例约为24.7%。涂料经产业研究中心认为,随着全球航空航天工业和战略需求不断增长,预计到2030年,全球航空涂料市场规模将达到134.32亿元人民币,而中国市场在国产大飞机量产、MRO需求升级等因素驱动下,有望实现更快增速。
涂料经产业研究中心认为,中国航空涂料市场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三大核心驱动力。首先,国产商用飞机制造的突破为OEM市场注入强心剂。随着C919大型客机获得上千架订单并进入量产阶段,CR929宽体客机研制稳步推进,国内飞机制造产业链对高性能航空涂料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其次,MRO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截至2023年,中国民航客机数量已超过4300架,庞大的机队规模催生了维护、修理和大修需求,航空涂料作为飞机延寿和性能保障的关键材料,在MRO领域的应用占比不断提升。最后,环保政策推动产品结构升级。行业聚焦低VOC、水性及粉末涂料技术研发,预计到2030年环保型涂料市场份额将提升至50% 以上,政策导向加速了传统溶剂型涂料向绿色产品的转型。
Part 3
Top10品牌市占率高达91.63%
航空涂料虽然只占涂料工业市场中的很小份额,但它所奉献的却是高度要求的部分,因为航空涂料一直处于外界环境的严重负荷之下,与其他涂料品种相比较,其技术要求极其特殊,这是由于它必须满足极端的使用条件。正是基于航空涂料市场具有很高的技术壁垒,使得该细分涂料市场的集中度非常高。
榜单显示,PPG的航空涂料销量位居全球第一,在我国国内航空涂料市场上同样高居榜首,其涂料主要提供给波音、国航、南航、东航和深航等,销量位居中国第一。除苏州生产基地外,PPG还在天津成立了PPG航空材料(天津)有限公司,开发、生产民用商用航空器用的涂料、密封胶及相关产品、民用航空器用风挡玻璃和客舱玻璃,同时还建立了天津航空应用支持中心。
国航空涂料市场呈现典型的“军民二元化”竞争结构,民用领域由 PPG、阿克苏诺贝尔、美凯威奇等欧美企业垄断,本土企业如海化院、常州涂料院仅在C919等国产机型上实现初步突破,但尚未形成规模替代;军用领域:完全由具备军工资质的本土企业主导,包括 昊华科技、中航新材、灯塔涂料、华秦科技、佳驰科技 等“国家队”企业。

备注:1、榜单排名来源于涂料经产业研究中心,仅作行业研究,部分数据来源于各企业上市财报,部分数据为估算,如有差池,请以各企业的实际销售收入数据为准;2、本榜单仅作行业研究,不构成对相关公司二级市场的任何操作建议,榜单中数据仅供参考。 3、带*数据仅供内部交流使用,若读者有需求,可到涂料经产业研究中心线下沟通。
根据榜单统计,CR3(前三名)市占率达60.68%,CR5(前五名)则达到85.33%,行业已呈现明显的寡头垄断格局。其中,PPG、阿克苏诺贝尔与宣伟三大外资企业合计占据中国航空涂料市场约60.23%的份额,在民用航空涂料领域优势更为突出,三家合计市场占有率高达95.61%,几乎完全垄断了干线客机原厂涂料及高端维修市场需求。在高端涂料细分市场(包括航空航天涂料),宣伟与PPG两家的合计市占率接近50%,凸显外资品牌在技术密集型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相比之下,本土企业如昊华科技(第3)、佳驰科技(第5)、华泰科技(第6)等六家品牌合计市占率为39.79%,业务主要集中在军用涂料及维修市场。这种高度集中度既反映出行业的技术壁垒属性,也意味着新进入者必须突破严格的适航认证(如民航局、EASA认证)以及漫长的客户验证周期,短期内难以撼动现有格局。
中国的航空涂料市场通常被划分为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部和东北等几个主要区域。华东地区以上海、浙江、江苏为核心,拥有中国商飞(COMAC)等飞机制造商,以及东航等大型航空公司基地,是中国最重要的航空产业集群之一,因此对航空涂料的需求量巨大;华北地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是国航总部所在地,并拥有众多航空科研院所和维修基地;西部地区以四川成都、陕西西安为代表,是中国重要的军工和航空制造基地,对军用和民用航空涂料均有旺盛需求;华南地区以广东广州、深圳为核心,是南航总部所在地,MRO产业发达。
涂料经产业研究中心认为,中国航空涂料未来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有三个因素:
一是航空产业链的全维度扩张。新飞机交付量的快速提升是首要驱动因素,其中国产大飞机C919的规模化交付成为关键变量,直接带动新增涂料需求。与此同时,全球新飞机订单积压量已达15,800架的历史高位,叠加中国民航机队规模的持续扩大(民航总局预测2030年运输飞机总量将达5,800架,较2022年增长45%),共同构成OEM涂料需求的坚实基础。
二是维修与翻新需求形成第二增长曲线。受飞机5-8年重涂周期的刚性约束,存量机队的维护需求持续释放,尤其在中西部地区(如成都天府、重庆江北等国际航空枢纽扩建带动下),航空标志涂料需求增速预计达12%,成为区域增长高地。
三是军用航空与无人机领域构成新的增长极。军用航空涂料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10.83亿元增长至2030年约20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10.7%,无人机轻量化、隐身化需求则推动特种涂料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容。整体而言,未来,随着国产大飞机产能释放、军用装备现代化进程加速及环保涂料技术迭代,中国航空涂料市场将形成“量价齐升”的增长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