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欧洲新一轮反垄断调查,科思创还能成功“卖身”吗?

7月29日,据路透社报道,阿联酋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以147亿欧元(约1217亿元)收购德国化工企业科思创(Covestro)的交易因外国补贴问题遭到欧盟新一轮深度调查。欧盟对外宣称最终决定截止日期定为2025年12月2日。


1.png


2024年10月1日,此次交易合并价值高达128.7亿欧元(合约1002.14亿元人民币)。此次收购完成后也将成为今年欧洲最大的并购交易案例。


2.png

3.png


然而,欧盟对该交易案发起了反垄断调查,虽然在5月28日暂停审查,但将最后期限定在了7月28日。然而,此次又将最终决定截止日期定为12月,可谓一波三折。


值得一提的是,自ADNOC向科思创抛出收购意愿开始,科思创就动作频频,不断传出新品、签约合作、新产能、投资等方面的消息。


4.png


1月,科思创宣布将投资数百万欧元用于扩建其在美国俄亥俄州希伯伦的工厂,新增多条生产线和基础设施,以生产定制的聚碳酸酯化合物和混合物,来满足北美汽车、电子和医疗行业对高质量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


今年2月,科思创旗下公司——科思创树脂制造(佛山)有限公司与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签订合作意向书,计划在顺德现有生产基地投资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新增一条水性环保涂料生产线,进一步强化本地化生产能力和全球供应链布局。


5.jpg


6月,科思创宣布其中国台湾彰化基地医疗级热塑性聚氨酯(TPU)Desmopan® Rx系列产品正式投产,这是科思创继北美新马丁斯维尔基地后,全球第二个获医疗级TPU生产资质的工厂。


同月,与瑞士多层胶膜制造商 Pontacol 达成收购协议,包括其位于瑞士和德国的两个专业生产基地。


根据财报披露:2024年科思创销售额下降1.4%至142亿欧元(去年同期为144亿欧元),主要原因是销售价格低廉。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保持稳定,微降0.8%至11亿欧元,符合预期。净利润为-2.66亿欧元(去年同期为-1.98亿欧元),而自由经营现金流 (FOCF)为8900万欧元(去年同期为2.32亿欧元)。


在整个市场环境低迷的情况下,包括巴斯夫、陶氏等化工巨头纷纷选择通过剥离业务、关停工厂、裁员等方式来优化企业结构以实现降本增效。而同样难逃业绩下滑的命运的科思创,在此时选择大手笔收购或者扩张产能加码,是因为ADNOC强烈的收购意愿吗?如果受政策影响迟迟完成不了收购,那么科思创又该采取怎样的举措?让子弹再飞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