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行业媒体援引“本杰明摩尔经销商”的信息称,本杰明摩尔总部已召开内部会议,着手推进中国CCC认证事宜。
此前坊间还有消息指出,“目前有包括东方雨虹、三棵树、亚士在内的多家国内涂企巨头都曾经与美国本杰明摩尔总部展开接洽,商讨品牌重返中国市场的可能性,”预计最早在今年三季度发布信息。
然而,《涂料经》记者通过搜索互联网信息,并未发现任何有关本杰明摩尔推进CCC认证的确切信息;而对于“国内涂企巨头”接触本杰明摩尔欲接手中国代理权,目前看来可能性也不大。
2024年广州设计周的高调亮相,会不会成为本杰明摩尔在中国市场的“绝唱”?
CCC认证是前提
有关“本杰明摩尔退华风波”,还要从4月份说起。
4月初,受美国宣布“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政策及相关国家对等反制的影响,叠加中国对水性内墙涂料CCC认证制度实施在即,那些标榜着“美国原装进口”的涂料品牌陷入了风暴漩涡——
4月8日,一份盖有珠海名家生活空间建材有限公司(彼时为本杰明摩尔中国及香港、澳门地区总代理商,以下简称珠海名家)印章的《关于CCC认证和中美关税壁垒的重要说明》(以下简称《说明》)的内部文件在坊间流传。
《说明》指出:自2025年7月1日起,所有进口涂料产品必须完成CCC强制认证方可办理进口报关,并在中国市场合法销售。但由于本杰明摩尔在推进CCC认证中存在一些特殊要求及内部决策调整,目前来看很可能无法在指定日期前完成认证。这也就意味着CCC法规实施后,本杰明摩尔产品将暂时无法通过海关,后续供货将面临不确定性。
尽管随后珠海名家发布《珠海名家生活空间建材有限公司严正声明》,否认了有关“本杰明摩尔或将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然而后续事情的发展事实上印证了传闻——
5月22日,珠海名家与加拿大Société Laurentide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正式成为涂料品牌Laurentide®(劳伦·泰德)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的独家总代理,全面负责品牌运营、销售及服务;5月26日,“Benjamin Moore本杰明摩尔”官方公众号正式更名为“MAJOR色彩名家”;最近,本杰明摩尔中国官网(实则由珠海名家运营)也宣布关闭,意味着珠海名家事实上已经舍弃了这个经营十多年且建立起市场优势的进口涂料品牌。
本杰明摩尔中国官网已经“404”
在这种背景下,本杰明摩尔要想重拾中国市场,首先要做的是CCC认证。此前,有进口涂料从业人士向《涂料经》记者表示,本杰明摩尔之所以不配合中国代理商开展CCC认证,是因为在认证过程中涉及验厂环节,需要向认证机构提供配方、原材料、生产技术等流程信息,对于本杰明摩尔等美国涂料企业来说,这属于企业经营的“大忌”,且“决策过程十分麻烦”。而且当时关税问题并未明朗,本杰明摩尔决定不配合开展CCC认证也在情理之中。
现如今,在珠海名家实质已经放弃本杰明摩尔代理权的情况下,所谓“本杰明摩尔经销商”的信息的可信度需要打个大大的问号。当前中美之间的对等关税处于暂停状态,后续双方仍需要进一步的谈判,过程及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贸易环境还不十分明朗的情况下,仅仅是传闻中的代理权谈判就能让本杰明摩尔推动CCC认证事宜?目前未见任何官方的信息对此进行佐证。
可能的“新主”?
如前所述,坊间有信息称“目前包括东方雨虹、三棵树、亚士在内的多家国内涂企巨头都与本杰明摩尔展开接洽,商讨品牌重返中国市场的可能性”——其中可能性有多大?
首先来看东方雨虹,当前其发展的核心分为国内和海外两大市场板块——国内市场主打防水业务(包括工建和民建),并培育砂粉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尽管涂料与砂粉合并为涂料砂粉科技集团,但8年前收购而来的建筑涂料业务“德爱威”尚未得到很好地开发,在这种背景下再引进一个涂料品牌似乎并不现实也无太大必要。而且,东方雨虹正在积极推进海外事业版图的布局,刚刚在智利收购了一家建材超市,此时“逆向”引入一个品牌明显与其战略相悖。
其次是三棵树。三棵树曾引进进口艺术涂料品牌“圣马可”,但并未能取得预计的市场效果,最终选择发展自有品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由于进口涂料品牌的高端属性,能够带来的市场空间十分有限,自然也决定了它的“天花板”不高。
再者是亚士。亚士去年刚刚引进了RPM旗下建筑涂料品牌“乐秀RUST-OLEUM”,尚未在市场上形成火候。而且当前亚士在资本市场上遭遇困境,恐怕无暇也无力再引进一个进口涂料品牌来经营。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三个企业之外,在当前行业处于低景气周期、“内卷”严重、竞争不振的大背景下,国内其他“涂企巨头”恐怕也对于引进进口涂料品牌表现出“有心无力”甚至“无心无力”的状态。
珠海名家曾将本杰明摩尔带到中国进口涂料品牌领先者的位置
《涂料经》正在编制行业首份进口涂料品牌榜单(即将发布),发现由综合性涂料企业代理的进口涂料(包括乳胶漆和艺术涂料)品牌并不多,比较成功的如巴德士运作的Novacolor;更多的是像珠海名家、缔邸家居、威罗、蔻彩这样的专门从事进口涂料品牌运营的中小型公司团队。因此,所谓“国内涂企巨头”下场代理本杰明摩尔,哪怕最终成行,其前景也需要进一步观察。
又一出“百色熊闹剧”?
当前本杰明摩尔在中国市场的“遭遇”,与一年多前的百色熊(BEHR)何其相似——当时百色熊已经官宣在2024年3月31日关停中国业务,但“大限”过后,在中国的百色熊经销商依然没有等到一个确切的信息,百色熊也未通过任何官方渠道通报有关此事的进展。
这跟中国经销商的“不甘心”有关。如同《涂料经》此前的报道所说,来自福建的大经销商希望以代理的方式(此前百色熊在中国为自营模式)将百色熊品牌留在中国。“这或许成为百色熊没有按照预期关停中国业务的原因之一。”
现在,轮到本杰明摩尔的经销商们“不甘心”,他们甚至希望复制百色熊经销商的做法,对可能退出中国市场的本杰明摩尔进行挽留。一些市场传闻可能由此滋生。
尽管本杰明摩尔中国官网已经关闭,但其总部官网至今依然保留着珠海名家的中国总代理页面
但“今时不同往日”。与本杰明摩尔关闭中国官网的同时,百色熊也关闭了中国官网。在CCC认证叠加关税风波的背景下,百色熊连最后以产品的形式留在中国市场的可能性也已失去——在官宣“退华”的一年多之后,它终于实现了这个目标。
本杰明摩尔会不会步百色熊的后尘?现在看来仍有变数,需要持续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