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丙烯酸及酯区首批装置机械竣工。该装置包含冰丙烯酸(GAA)装置及丙烯酸丁酯(BA)装置,产能约40万吨,计划于2025年投入运营。此次事件标志着该基地向正式投产的目标迈出关键一步,同时强化了巴斯夫在全球丙烯酸市场的领先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丙烯酸在需求方面,三大主力下游行业开工率提升:SAP行业开工率达82%,较5月上升7个百分点;水性涂料和胶粘剂行业开工率分别提升至68%和65%,但出口市场表现不佳。2025年1-6月中国丙烯酸丁酯出口量12.32万吨,同比减少13.42%。
与此同时,2025年上半年万华蓬莱40万吨/年装置已经投产,使中国丙烯酸丁酯总产能增至378万吨。
巴斯夫此举很有可能是为了巩固其在中国丙烯酸市场的地位。资料显示:竞争格局方面,中国丙烯酸行业CR5(前五家企业市场份额)已达65%,形成"卫星化学、华谊集团、扬子巴斯夫"三足鼎立格局。头部企业通过技术迭代和产业链整合构建生态壁垒,如卫星化学原料自给率95%,单吨成本较行业均值低12%。
丙烯酸是生产超吸收树脂的重要前驱体。丙烯酸丁酯作为丙烯酸的酯类之一,广泛用于生产胶粘剂、建筑涂料和工业涂料等。
数据显示:丙烯酸市场规模在2024年价值124亿美元,预计到2037年底将达到238亿美元,在2025-2037年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2%。2025年,丙烯酸的行业规模估计为128亿美元。
关于各大化工企业为何要加大丙烯酸产能,提高自给率。丙烯酸生产高度依赖丙烯,丙烯是一种石化原料。过去五年,丙烯价格上涨了26%以上,给制造商带来了成本不确定性。建立丙烯酸生产工厂的初始成本和持续成本很高。此外,遵守环境法规需要投资废物处理和排放控制设备,从而又增加了运营成本。
尽管如此,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以及个人护理产品中对高吸水性聚合物 (SAP)的需求不断增长。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国家正经历着高速增长,这得益于建筑、粘合剂和卫生应用领域的消费增长。涂料行业向环保水性产品的转型也推动了该市场的增长。
湛江一体化基地项目是巴斯夫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投资项目,总投资额将达100亿欧元,并由巴斯夫独立建设运营。建成后,该基地将成为巴斯夫在全球的第三大生产基地,仅次于德国路德维希港基地和比利时安特卫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