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防水茅”(防水界的“茅台”)之称的东方雨虹可以说是防水领域一枝独秀般的存在。然而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更何况它的一贯作风被很多人评价过于“激进”。本身产能投资是一桩有关产业布局、业务扩张的美谈,但是东方雨虹顶着“高负债”也要一路猛进,即使有“产能过剩”的嫌疑也不停止投资步伐,让“局外人”很是摸不着头脑。

从去年7月2日到今年7月14日,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东方雨虹的25项投资就达到了353.5亿元,是2020年全年营收(217.3亿)的1.63倍。
有关东方雨虹目前面对的争议这里不再赘述,详情请回看《东方雨虹市值蒸发约一个北新建材:数数它背负的三大争议》。近日,东方雨虹拉上贵阳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之一同拟建立贵阳东方雨虹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暂定名),这家公司也成为贵阳绿色建材生产基地项目的实施主体,为更好的建设和运营贵阳绿色建材生产基地项目。该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出资人民币38250万元,持有贵阳东方雨虹90%股权;贵阳城投拟以自有资金出资人民币4250万元,持有贵阳东方雨虹10%股权。

据悉,东方雨虹贵阳绿色建材生产基地及贵州区域总部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人民币12亿元,其中生产基地一期项目拟投资总额6亿元,二期项目拟投资4亿元;贵州区域总部项目预计投资总额2亿元。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沥青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特种砂浆、德爱威涂料、建筑粉料、加气块板材等建筑新材料;贵州区域总部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东方雨虹及旗下各公司、各品牌的办公、会议、培训、研发、展览、展示、销售及居住功能的实现等。
投资建设作为东方雨虹的长线战略,体现了长远目标、雄心壮志以及野心。至于这些投资项目落成后可以为东方雨虹带来多少经济效益?这些不顾后果的投资会不会造成产能过剩从而继续加剧东方雨虹的资金链问题?答案留给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