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欧洲媒体报道称:鉴于美国单方面对全球主要经济体发起“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战役,欧盟打算派专员与中国谈判,目标是重启四年前就签署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简称CAI)。
这个消息让在中国经营欧洲进口涂料品牌的人士感到振奋。尽管《中欧全面投资协定》重启的消息尚未得到官方的确认,然而在美国“对等关税”战役的背景下,欧盟和中国在经济与投资领域的关系的缓和及深化符合双方的利益,乃“众望所归”。
因此,对于到中国寻求市场的欧洲涂料企业及其中国运营者来说,这本身就意味着新的机遇。
欧盟和中国在经济与投资领域的关系的缓和及深化,对于到中国寻求市场的欧洲涂料企业意味着新的机遇(图源:AP)
1.被搁置的协议
中国和欧盟就投资协定的谈判开始于2013年末。当时欧盟的头等大事是与美国进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而中国更加重视美国和亚太市场,也期待与美国的贸易谈判可以顺利进行,因此中国和欧盟基于各自利益考虑并未将投资协定作为重要事项来推进,谈判进展缓慢。
2016年8月,TTIP谈判事实上宣告失败,随后特朗普获选为美国第45任总统,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在此背景下中欧投资协定的谈判开始进入到快车道——2020年12月,欧盟和中国经过长达7年的30多轮谈判之后,终于达成了《中欧全面投资协定》。
按照协定内容,中欧双方将为彼此投资者进入对方市场大开方便之门,还会全力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这本该是中欧经贸合作升级的关键一步,一旦实施,中欧企业能在对方市场大展拳脚,创造无数商业机遇,带动双方经济共同腾飞。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020年底特朗普在谋求连任总统的竞选中落败,拜登政府上台后,欧盟一度期盼拜登能够在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上“拨乱反正”。而拜登政府一上来就要求欧盟对中国“去依赖化”,投资领域更是被视为雷区,使得《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就被搁置。
2.重启的机遇
2024年末,特朗普杀了个“回马枪”,当选美国第47任总统并于2025年初宣誓就职,一上台便挥起了“关税”大棒——包括钢铝关税、汽车税和所谓“对等关税”——将全球主要经济体拖入“关税战役”当中。
特朗普对全球主要经济体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图源:路透)
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的一篇文章认为,特朗普之所以偏爱关税,一个确切的原因是他过去几十年来一直相信,世界其他国家会不惜一切代价换取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文章分析指出,从表面上看,中国失去了其最大出口市场之一,但事实上,中国已经做好了与美国打一场经济消耗战的充分准备——因此特朗普对华贸易战“注定会失败”。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同样也没有获得欧盟的“买账”——4月9日,欧盟成员国投票通过首轮对美关税反制措施,直指美国钢铝关税的“单边主义行径”——反而为《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解冻创造了良好外部机遇。4月10日,欧盟宣布与中国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同意将通过设定中国对欧洲出口电动汽车最低价格以替代去年10月起欧盟开始征收的电动汽车关税。
事实上,从2025年年初开始,中国与欧盟之间的高层互动频繁,释放出可能解冻协定的积极信号。尤其是欧盟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访华时明确表示,希望“重新参与”与中国的贸易谈判。
分析指出,面对“特朗普2.0”时代,重启《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不仅是最有效、最具象征意义的行动,也是双方合作成本最低的选择,将有力展示中欧能够超越分歧、务实合作,共同应对外部环境调整带来的挑战。
3.影响来到涂料行业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首先对中国市场上的“美国进口涂料”品牌造成致命的影响。
今年4月上旬,美国知名涂料品牌本杰明摩尔(Benjamin Moore)在中国区域(含香港、澳门)独家总经销商珠海名家生活空间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名家)的一份具有“工作资料”属性的“重要说明”在坊间流传。珠海名家在“重要说明”中表示,受中国对美国“对等关税”实施反制措施等影响,供货将面临不确定性,“我们将……积极评估新的非美国高品质环保产品,以确保渠道有序过渡,业务可持续,客户无后顾之忧。”
在2024广州设计周的高调亮相,会不会成为本杰明摩尔在中国市场“最后的高光时刻”?它的遭遇或许也将映射其他美国进口涂料品牌的命运
这一说明被外界解读成“本杰明摩尔或将退出中国市场”。尽管珠海名家在两天后便出面“辟谣”,否认了“本杰明摩尔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但并未能化解市场对本杰明摩尔在产品供货方面的担忧——寻找可以替代本杰明摩尔的非美国进口涂料“替代品”,或许是一个明智之举。
除了本杰明摩尔之外,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的美国进口涂料品牌还包括邓恩涂料(Dunn-Edwards)、钻石涂料(Diamond Vogel)、百色熊(Behr)等。其中百色熊在2023年底便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后在中国部分经销商的“挽留”下以产品进口的形式在中国市场存续,此次“关税战役”势必对这一本就不稳固的贸易关系造成巨大影响。
此外,邓恩涂料、钻石涂料等暂时未见对“关税战役”的影响做出明确的回应和应对。
4.欧洲进口涂料的机遇
在中国涂料市场中,来自欧洲的涂料品牌是进口涂料的主流,其中包括荷兰蔻帝(COLDEC)、德国鲸彩漆(JONAS)、芬兰泰克诺斯(Teknos)、葡萄牙西恩(CIN)等众多品牌。相对于美国进口涂料产品所遭遇的困境,此次“关税战役”对于欧洲进口涂料品牌来说无疑是一个机遇。
一名从事进口艺术涂料产品的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一方面,关税战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或消费者信心波动,但高端家居装饰(如艺术涂料)的需求通常与房地产精装化、消费升级趋势挂钩,若中高收入群体消费力未受显著冲击,艺术涂料作为小众高端市场可能保持韧性;另一方面,部分国内涂料企业可能因出口受阻转向内销,加剧中低端市场竞争,但进口艺术涂料细分领域依赖品牌调性和技术壁垒,受冲击较小。
2017年进入中国市场的荷兰蔻帝,已然打下坚实基础。图为荷兰蔻帝终端SI形象展厅V6.0
以荷兰蔻帝为例,其自2017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便坚持“100%原装原罐进口艺术涂料”,哪怕在疫情期间国际物流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也未曾改变,因此在中国进口涂料领域奠定很好的发展基础。因此在这一轮由“关税战役”造成的进口涂料市场波动中,它将迎来进一步拓展市场的利好时机。
“若美国进口涂料产品因关税成本上涨失去价格竞争力,消费者可能转向欧洲进口涂料品牌。”前述业内人士表示。而荷兰蔻帝作为欧洲原装原罐进口品牌,从荷兰工厂到中国仓库全程执行欧盟标准品控,全系列产品持有被认为是“室内建材最高安全等级”的法国A+环保认证,具有极高的艺术性设计等优势,可成为理想的替代选项。
在这种前提下,相比美国进口涂料,以荷兰蔻帝为代表的欧洲进口涂料将凭借不受“关税战役”影响的优势,价格相对降低,让消费者可以用更低的预算,打造出极具格调的家居空间。
5.CCC认证成关键
CCC(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认证也成为一个“关税战”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加速美国进口涂料优势的丧失。
2024年4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明确将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水性内墙涂料纳入CCC认证管理,从2025年7月1日开始实施。进口涂料多为艺术涂料或者纯色乳胶漆,属于水性内墙涂料的一种,因此也需要获得CCC认证才能继续在中国市场销售。
在“关税战”背景下,包括德国鲸彩漆在内的欧洲涂料品牌将成为中国消费者首选的进口涂料产品
在CCC认证过程中涉及验厂,对于进口涂料而言就意味着中国的认证机构要去到生产产品的海外工厂查验,认证程序将相对复杂,也十分考验品牌方的配合度。然而在当前全球经济贸易环境下,进口涂料品牌方的态度却出现了分化——
以本杰明摩尔为代表的美国进口涂料品牌方并不十分配合,或者说无法配合。这也成为珠海名家寻求进口涂料替代品牌的另一个原因,其表示,“由于本杰明摩尔在推进CCC认证中存在一些特殊要求及内部决策调整,目前来看很可能无法在指定日期前完成认证,也就无法继续销售。”
但欧洲涂料企业则是另一种表现——它们更珍惜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涂料消费市场,因此给予来自中国的CCC认证机构以最大的支持。比如同为艺术涂料品牌进口代理商的威罗,近日宣布其海外生产商Cromology意大利公司和Adicolor S.R.L率先拿到CCC认证证书;而荷兰蔻帝、德国鲸彩漆等品牌正在积极推动海外工厂的验厂工作,将很快获得CCC认证。
对于进口涂料的国内经销商来说,在当前的行业经济环境下,这个消息无疑是一颗“定心丸”。
尾声
4月17日,欧洲中央银行宣布,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分别下调25个基点。这是该行自去年6月以来第七次降息。分析人士认为,近期美国滥施关税政策,让市场对欧元区出口、通胀和经济前景的担忧迅速升温,欧洲央行需要实现控通胀、防衰退、防风险等多重目标,未来货币政策制定或将更加谨慎。
在此背景下,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欧洲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再次“萌发新芽”。在越来越多欧洲涂料品牌以产品进口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以及美国进口涂料品牌受制于相关贸易政策而退出或者收缩中国市场的经营,进退之间将加速中国进口涂料领域的竞争格局的改变。
“中国可能通过降低非美进口关税、简化清关流程等方式鼓励多元化进口,以荷兰蔻帝为代表的欧洲高品质涂料品牌或间接获益。”前述业内人士这样说道。他建议欧洲进口涂料品牌方及其中国运营方加大市场投入,在新一轮发展机遇面前拓展市场领域。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或参照:
《重启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谈判迎来契机》,法治日报,2025年4月21日
《英国<金融时报>:特朗普对华贸易战注定失败》,新浪网,2025年4月14日
In the Trump 2.0 era, China bets on a low-cost reset with Europe,MERICS,2025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