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互加征关税,对涂料企业影响几何?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签署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加上此前美国已对中国商品普遍征收的20%关税,美国对中国征收的总关税税率将达54%,这一税率预计在4月9日生效。


1.png


与此同时,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2.png


目前,中国市场上热度比较高的美国知名涂料品牌有PPG、宣伟、邓恩涂料、本杰明摩尔、百色熊等。关税的增加无疑是给涂料品牌带来了经营成本上的压力,中国关税反制的举措,也将会影响到在中国的美国进口涂料商品。除此之外,也对其上游原材料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中国化工产品出口成本上升,如润滑油、聚乙烯、聚丙烯等产品出口价格将被迫提高,从而会削弱其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历史数据显示,2018—2019年美国对中国发起三轮关税加征,这些化工产品全部在列。


美国作为中国重要出口市场,市场需求的下降将直接影响中国化工企业订单量和利润率。例如聚醚多元醇等产品的出口量有可能大幅减少,中国出口美国的化工产品如MDI系列产品、聚碳酸酯板材等面临较高的反倾销税率,导致出口成本上升。


自关税政策公布之后,宣伟、PPG、艾仕得等均出现了股票下跌情况。就目前来看,关税加征政策对双方皆无益处,陷入双输局面。


2025年,全球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战火”蔓延至汽车、能源、农产品等多个领域。在这场大国博弈中,普通民众的生活成本、就业机会乃至未来福祉正悄然被重塑。分析人士指出,“对等关税”将对美国家庭、产业和宏观经济造成多重反噬。多国政商界人士表示,美国加征关税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不断加码,将严重破坏自由贸易秩序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剧世界经济不确定性。


在此环境下,抗压能力弱的中小涂料企业将会迎来新一轮的生死存亡之战,不仅面临直接成本增加还面临供应链重构带来的隐性成本增加,以及因关税影响带来的订单流失。在重压之下,中国的企业、中国的市场何去何从?涂料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值得更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