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欧盟公布对华钛白粉反倾销初裁过去没多久,龙佰集团、中核钛白、惠云钛业等国内钛白粉企业又收到了新的“罚单”。
10月10日,巴西发布对中国钛白粉反倾销的初裁结果,初步暂时的加征反倾销税税额为:龙佰集团578美元/吨(约25%),安徽金星654美元/吨(中核钛白旗下公司,约29%),其他列示企业(包括中信钛业、惠云钛业、攀钢钒钛等)为1420.83美元/吨,其他未列示企业为1772.69美元/吨。

巴西对华二氧化钛反倾销初裁建议征税表部分名单
巴西对华二氧化钛发起倾销调查,源于今年1月30日,特诺巴西公司(Tronox Pigmentos do Brasil S.A.)向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外贸秘书处提交的申请。本案倾销调查期为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损害调查期为2018年10月至2023年9月。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特诺认为,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期间,中国出口至巴西的金红石钛白粉价格为2354.58美元/吨,同期该产品在巴西当地正常售价为3916.46美元/吨,据此得出结论中国产品的绝对倾销幅度为1561.88美元/吨,相对倾销幅度到66.3%。

2022年至2023年期间,巴西从中国进口的钛白粉为8.58万吨和10.08万吨,比重由2022年的71%上升到2023年的80%。进入2024年,巴西对中国钛白粉的依赖进一步上升。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出口巴西钛白粉总量为9.88万吨,占中国总出口量的7.70%,同比增幅达到30.67%。据悉,受主要原材料缺乏竞争力影响,巴西目前化工行业进口产品渗透率高,但是装置开工率低,导致其化工贸易逆差加大,这或许也是巴西对中国钛白粉作出反倾销的原因之一。此外,除钛白粉之外,巴西对中国进口的聚醚多元醇、邻苯二甲酸酐、汽车轮胎、镀锡镀铬板等化工和材料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并后续发布反倾销初裁结果。

自去年11月至今,欧盟、印度、巴西、沙特阿拉伯等组织/联盟、国家/地区接连对中国钛白粉展开反倾销调查。不过,国家化工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粉中心秘书长周磊认为,欧盟拟征收最高39.7%的临时关税将对我国钛白粉出口带来一定影响,但目前影响尚不大。今年前5个月,中国钛白粉出口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洲。其中,印度作为亚洲主要出口对象,出口量达11.08万吨,占总出口量的13.92%;巴西在南美洲位居第二,出口量为5.52万吨,占比6.93%。欧洲有两个国家进入出口量前十名,出口量合计7.47万吨。但也有相关人士担忧,国内需求持续疲软,企业销售压力会增大。若反倾销事件无法逆转,国内企业出口至欧洲等地的竞争力将下降,市场转移又将面临供应过剩的困境,使原本疲软的市场雪上加霜。不过依据流程来看,目前仅为对下游客户的初裁,后续还有企业单独抗诉阶段、终裁(可能在2025 年4 月发布),最终关税的敲定还存在不确定性,需密切关注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