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修补漆发展新格局:从巨头口中“夺食”

根据 Market Resarch 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汽车修补涂料市场规模为 144亿美元,预计 2030年将达到 21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 5.32%。


外资品牌在国内汽车修补漆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中高端水性修补漆市场的垄断情形尤甚,美国 PPG、美国艾仕得、荷兰阿克苏诺贝尔和德国巴斯夫等四家外资品牌合计占据超过50%的市场份额。此外,宣伟、立邦、关西涂料在各自区域的优势市场具有较强影响力。


1.抢食


由于技术含量高、原厂认证门槛高、名额少、非标服务管理难度大、品牌效应指引消费选择等行业特性,修补漆市场集中度呈明显加速趋势。之前中国修补漆原厂认证主流市场一般认为呈现“5+3+2+1”格局:


5家欧美品牌,ppg/艾仕得/阿克苏诺贝尔/巴斯夫/宣伟;


3家日本品牌,立邦、关西、洛克;2家韩国品牌,KCC、NAROO;


1家中国品牌,东来“高飞”。值得注意的是,东来“高飞”获得全球多数汽车原厂认证,呈异军突起之势。


由此可见中国修补漆市场第一个市场现状——外资们巨头们相互抢食。


按照原厂:修补(44:26)比来计算, 2023年全球汽车修补涂料市场规模达到336.61亿元(人民币),中国汽车修补涂料市场规模达到94.15亿元,其中前4家外企超50%,约为47亿人民币左右。


其中PPG工业汽车OEM涂料产销量位居全球第一,汽车修补漆产销量位居全球第二。经营PPG和Nexa Autocolor两大修补漆品牌。21世纪,PPG就进入中国市场,在2008年,PPG并购了广州邦尼中国涂料公司,填补了PPG在中国中档汽车修补漆市场的空白。2017年,PPG收购汽车修补漆厂商福田新狮,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份额。目前ppg汽车修补漆总部设在上海,并在北京、广州、成都及香港设有办事处及培训中心,在苏州设有研发中心。


1.jpg


巴斯夫在中国的汽车涂料业务运营主体公司为合资公司巴斯夫上海涂料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OEM涂料、汽车零部件涂料和摩托车涂料,独资公司巴斯夫涂料(广东)有限公司,从事汽车修补漆业务,2016年被巴斯夫收购银帆化学改为现名。在完成收购后,巴斯夫在广东省江门市成立了巴斯夫涂料(广东)有限公司,接管并进一步拓展原银帆公司的汽车修补漆业务,该公司也是巴斯夫在亚洲的首个汽车修补漆生产基地。目前主要的主机厂合作伙伴包括奥迪、宝马、奔驰、保时捷、本田、比亚迪、通用、大众、劳斯莱斯、法拉利、中国一汽等厂商。


2.jpg


艾仕得涂料系统,原杜邦高性能涂料事业部,旗下业务分为两个部门——高性能涂料部门和运输涂料部门,服务于全球四个终端市场——修补、工业、轻型车、商用车。截止2023年底,艾仕得全球拥有43个生产基地,4个主要技术中心,49个客户培训中心,业务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财报显示,艾仕得2023年实现销售额51.841亿美元,其中汽车修补漆业务收入为20.843亿美元,同比增长7.3%。艾仕得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修补漆制造商,拥有超过4000家独立的本地分销商,服务于约90000家车身修理厂。


值得关注的是,宣伟(南通)涂料有限公司于2023年12月15日对外投资移除一家公司——江苏普兰纳涂料有限公司,后者于2013年被宣伟收购,主要产品有轿车修补漆、汽车原厂漆、塑料用漆、风电叶片涂料及其他工业涂料。数据显示,宣伟在国内汽车修补漆的市占率仅为2.26%,已远远落后巴斯夫、PPG、艾仕得等对手。


除了以上巨头,此外还有立邦、阿克苏诺贝尔等巨头对这块市场虎视眈眈。面对如此竞争格局,中国本土品牌想要突破发展,必须加速产能布局,大力发展科技,加速“夺食”。


2.夺食 


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国企业的崛起,汽车修补漆的格局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诞生出了新的“5+3+2+1”。除了欧美五巨头持续保持领先外,中国由1变为3;日本从3到2,韩国由2到1。


新的格局——


5:PPG、艾仕得、阿克苏诺贝尔、巴斯夫、宣伟


3:雅图高新、东来股份、实创科技


2:立邦、关西


1:KCC


雅图是中国最大的民族汽车修补漆企业,资料显示,雅图高新去年营业收入收入实现了大幅增长超过14%,营收首次突破6亿元。2021年至2023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4.49亿元、5.57亿元和6.36亿元,归母利润分别为4031.30万元、7826.16万元和11733.89万元,业绩处于持续上升通道,目前已成为国内汽车修补漆领域的领先企业,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代表民族品牌占据一席之地。另外其年产汽车涂料规模可达6万吨,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汽车涂料生产基地之一,产品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收入比例甚至超过50%。


3.png


东来股份是中国汽车修补漆第一股,于2020年科创板上市首发获通过,2023 营业收入约5.18亿元,同比增加31.83%,报告期内的汽车售后修补涂料营业收入约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超40%;汽车新车内外饰件、车身涂料收入约2.49亿元,比上年增长74.25%,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超45%;3C消费电子领域涂料收入约608万元,比上年减少60.28%。其2020年-2023年汽车修补漆的营收分别是2.54亿、3.04亿、1.95亿、2.2亿;但2020-2023的整体营收分别是4.08亿、4.94亿、3.94亿和5.19亿。


2023年东来科技的汽车售后修补涂料,获得宝马、比亚迪、赛力斯华为问界、极氪等汽车主机厂的原厂认证或集采供应商合作;新车内外饰件涂料,进入快速增长期,通过比亚迪、理想、赛力斯、阿维塔、零跑、长城等汽车主机厂原厂认证和量产实绩;新车车身涂料,获得俄罗斯拉达汽车原厂质量认证和批量供货。


4.jpg


实创科技成立于1994年,早在2004年,实创科技的汽车修补漆销售额就突破1亿元;2008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而突破这些销售额大关首先就需要掌握核心技术,实创科技于2000年左右就有自己完整的调色系统。近两年,实创科技将目标瞄准海外,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汽车修补漆登上国际舞台已成为必然趋势。资料显示,实创科技是汽车修补用涂料行业标准制定单位之一,已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国家知识产权认证、清远市环保水性涂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获得11项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认证、3项发明专利体系、16个实用新型专利、13个外观专利、6个软件著作权等。


5.jpg


3.机遇


汽车涂料作为涂料工业最具有技术含量的组成板块之一,主要扮演汽车使用长久保护和外观颜值担当的角色,可分为原厂OEM 涂料、汽车修补漆、汽车内外饰部件涂料三大类。


汽车原厂漆主要受新车市场影响。就新车市场来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外发布数据显示,2023 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 3016.1 万辆和 3009.4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1.6%和 12.0%。此外,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整个汽车市场的增长,为产销量创新高奠定了基础。中国汽车涂料行业在2023年的生产和消费出现了近十年来最大幅度的增长。由于中国汽车生产的蓬勃发展,2023年中国的汽车涂料行业增长了12%以上。


6.png


而就汽车修补漆来看,汽车修补漆主要用于乘用车售后维修和客车新车涂装,汽车保有量是主要影响因素。


此外,经济预期影响车主实际行驶里程、保险费率政策影响小钣喷维修频率、交通法规技术进步影响车辆事故率等是次要影响因素。过去 3 年各项政策改革,导致中国汽车修补漆市场次要影响因素突然大幅上升,然后边际影响逐次下降,对冲了汽车保有量主要因素,行业增长速度较慢。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4亿辆,其中汽车3.45亿辆,新能源汽车2472万辆;机动车驾驶人5.32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4.96亿人。2024年上半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1680万辆,新领证驾驶人1397万人。


另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31.6%。


庞大的市场这也使得汽车修补漆即使占汽车涂料的份额不算很大,因为基数的原因,整体体量也相当可观。


另外,中美脱钩国际环境下给了国产替代的机会,也是一个反垄断的机会。实事证明,中国的工业和科技发展已经可以实现这方面领域的独立,不依赖进口,国产品牌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汽车修补漆领域的专家表示,这个领域的发展是“唯快不破”的。一辆车在刮擦之后进行修补,第一要尽快的提高修补效率,第二要给车主交付满意的效果。如何迅速的调色以及快速的施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加上新能源汽车的崛起,颜色更为复杂多变,还有新材料例如纳米光栅材料的引入使得调色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


7.png

实创科技常务副总兼总工程师林伟文


因此,在这一方面,实创科技于7月份推出全智能的测色仪,只需清楚物体表面,配方就马上显示出来。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那些传统的靠手动、机械式的调色必然会被淘汰,汽车涂装也越来越倾向于‘智能化’,经销商只需要在修车厂放一台测色仪就大大解决了调色效率问题。提高调色效率和喷涂效率,最终我们的涂料要变成‘傻瓜涂料’,稍微经过培训就可以调色和喷涂,这是未来汽车修补漆的发展方向。”林伟文表示。